南部新城

南京·南部新城欢迎您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城动态
中芬中心进行时丨向科学管理要动力,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
日期:2020-04-13 浏览次数: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:[ ] 视力保护色:

  磨刀不误砍柴工。复工复产是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考验,也是对管理能力和人文关怀的检验。科学的管理有助于企业更加高效、安全地恢复生产。

  轮货电梯往来穿梭,挖掘机清运土方,高压雾炮车巡回降尘,一幕幕人机合力施工的“协奏曲”正在奏响……在南京市南部新城中芬合作交流中心项目的施工现场,近百名身着橙色背心、戴口罩与安全头盔的建筑工人重返工地,开始了熟悉的工作节奏。

中芬中心施工现场

  “疫情对工程进度产生不小的影响,我们得抓紧时间赶工。”南部新城会展公司副总经理殷凤军介绍,按原计划,2月中下旬就应该完成初步的填土工作,但因疫情延误了不少时间,导致后续工作也一直推迟。

  为了弥补落下的工程进度,项目组采取4车5人制流水化施工。“填土小组5个人负责4辆填土车,每个人轮着休息,保证24小时开工,人歇车不歇。按这个效率,每天能打桩33根。”项目经理吴扬进告诉记者,复工迫在眉睫,但不少工友是外地人,赶不回来,而这个方法既能保证工人的休息,又能加快工程进度。“此外,我们在保证营养餐饮供给的同时,给工人们双倍工资,为大家鼓劲儿!”来自安徽的工人刘冠书笑着介绍说,虽然施工节奏紧张了点儿,但是吃喝都很好,工钱还翻倍,大伙儿心里美得很,干劲儿就更足了。

填土车运输

  复工刻不容缓,但工人安全和施工环境也要保证。在项目指挥中心,所有工人的位置信息都清晰地呈现在监控室的电脑上,点击图标便可显示该工人的身份信息、健康状态、工作区域和停留时间。“我们以‘物联网+智能硬件’为手段,在每个工人的安全帽中植入定位芯片,对施工人员进行数字化管理,保证项目部的安全管理。”吴扬进介绍,施工通道处也安装了人脸识别和红外线体温监测系统,对进场施工人员的身份、健康状况进行检测,筑牢安全防线。

安全帽植入芯片

人脸识别

信息化管理平台

  目前,南部新城在精准防控基础上,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,在降低疫情影响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,积极奏响“复工复产进行曲”。

  来源:光明日报

相关信息

南部新城